1 范圍
本標準規(guī)定了眉茶生產加工的條件、加工工藝流程、初制加工、精制加工、質量管理和產品的標志標簽、包裝、運輸、貯存。
本標準適用于眉茶的生產和加工。
2 規(guī)范性引用文件
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單)適用于本文件。
GB/T 191 包裝儲運圖示標志
GB 7718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
GB/T 8302 茶取樣
GB/T 8304 茶 水分測定
GB/T 8311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測定
GB 1488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生產通用衛(wèi)生規(guī)范
GB/T 23776 茶葉感官審評方法
GB/T 30375 茶葉貯存
GH/T 1070 茶葉包裝通則
GH/T 1076 茶葉生產技術規(guī)程
GH/T 1077 茶葉加工技術規(guī)程
SB/T 10034 茶葉加工技術術語
3 術語和定義
SB/T 10034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。
3.1
毛茶 crude tea
鮮葉經初制形成一定規(guī)格的茶葉初級產品。
3.2
眉茶 Mee tea
以長炒青綠茶為原料,經篩分、切軋、風選、揀剔、車色、拼配等精制工序制成的、符合一定規(guī)格要求的成品茶。
3.3
初制 primary processing
按毛茶規(guī)格要求,對鮮葉做各種技術處理工作(如改變外形、內質等)的總稱。
3.4
精制 refinement processing
按成品茶的規(guī)格要求,對毛茶做各種技術處理工作(如汰除劣異,整飾外形,改進內質,調劑品質,劃分等級)的總稱。
3.5
制率 recovery rate of finished product
某一批(次)產出的成品茶總重量與該批(次)付制標準干毛茶總重量的百分比。
3.6
本身路 self line
以毛茶(包括毛茶頭前兩次軋切)分篩后4孔以下的在制品茶或毛茶毛抖6孔抖篩篩下的在制品茶為原料的精制工藝流程。原料的品質特點是:條索較緊細,有鋒苗,葉底較嫩。
3.7
圓身路 round-tea line
以兩次或兩次以上切分或切抖的毛茶頭、本身路4孔、5孔毛抖頭、4孔茶凈抖抖頭,或部分撩頭為原料的精制工藝流程。原料的品質特點是:條索較短鈍,粗圓,葉底嫩度差。
3.8
筋梗路 stalk and stem line
以各路嫩度好、凈度差的筋?;驒C揀頭、電揀頭為原料的精制工藝流程。原料的品質特點是:細長彎曲、嫩度尚好,凈度差,筋梗特多。
3.9
篩號茶 mesh number tea
茶葉通過分篩分為若干長短、大小不同的茶,統稱為篩號茶。具體篩號茶一律以篩底命名,如4孔篩底5孔篩面的茶命名為4孔茶,其余類推。
4 生產加工條件
4.1 生產過程中鮮葉原料的種植、栽培、采收、貯運和管理的要求應符合GH/T 1076的規(guī)定。
4.2 加工過程中的場所、人員、設備和用具的要求應符合GB14881和GH/T1077的規(guī)定。
5 加工工藝流程
5.1 初制加工工藝流程:攤青→殺青→揉捻→炒干。
5.2 精制加工工藝流程:初制(毛)茶歸堆→拼合→生做熟做→分路取料→車色→緊門→拼配。
6 初制
6.1 攤青
鮮葉攤放場所應清潔衛(wèi)生、陰涼、空氣流通、不宜陽光直射。攤青時間掌握4 h~6h,攤青后的鮮葉應及時初加工。鮮葉與各工序制品均應避免與地面直接接觸。
6.2 殺青
宜采用滾筒殺青機。殺青技術應適當掌握投葉量、滾筒溫度及殺青時間,殺青葉含水量宜控制到60%~65%。
6.3 揉捻
宜采用中小型揉捻機揉捻,揉捻時應適度掌握揉捻時間及加壓程度,一般按“輕、重、輕”原則加壓。
揉捻后成條率應在80%以上。
6.4 炒干
炒干一般分為二青、三青和輝鍋三道工序。一般情況下,二青干燥方式以烘干為主,烘干溫度宜為95℃~115℃,烘干程度以含水量40%~45%為適宜;三青炒干至含水量20%為宜,輝鍋至含水量5%~6%為適宜。各工序之間,茶葉應及時攤涼冷卻至室溫。
7 精制
7.1 毛茶驗收、標識和貯存
7.1.1 驗收
應有專門的質檢人員,對進廠的每批次炒青綠茶(毛茶)進行取樣和品質驗收。驗收項目為感官品質、非茶類夾雜物、水分、碎茶和粉末。取樣按GB/T 8302規(guī)定進行,感官品質和非茶類夾雜物的檢驗按GB/T 23776規(guī)定進行,水分檢驗按GB/T 8304規(guī)定進行,碎茶和粉末按GB/T 8311規(guī)定進行。
7.1.2 標識
每批次毛茶應根據其質量進行歸堆貯存,茶堆標識應附有明顯、統一的標識牌,標識內容包括毛茶的等級、來源、進廠時間、水分含量等。
7.1.3 貯存
驗收后的毛茶應有序堆放在清潔、干燥、陰涼、通風、無異味的專用倉庫內,貯存時應注意防火、防潮和防鼠等。
7.2 毛茶原料分級分類、付制和加工定級
7.2.1 毛茶原料分級分類
進廠毛茶原料應按原料內質、外形,并結合季別、產地等因素進行適當分級分類。毛茶原料分級分類要求見表1。
表1 原料分級分類要求
原料級別 | 類型 | 質量要求 | 品質特點 |
二級原料 | 一類型 | 外形內質均好,品質水平應稍高于標準,能起到提高高級產品質量的保證作用 | 條索緊結重實,凈度好,湯色黃綠明凈,香味濃醇,芽葉完整,嫩度均勻,葉肉較肥壯,葉色黃綠明亮,無紅梗紅葉 |
二類型 | 內質正常,但條索較緊結,品質不夠平衡,加工取料應針對品質差別,采取技術措施,發(fā)揮其優(yōu)點,規(guī)避其缺點 | 條索較緊結,凈度較好,葉底嫩勻,葉色黃綠勻明,湯色黃明,香氣純正 | |
三類型 | 內質正常,但外形差距較大,加工取料應針對品質差別,采取精制技術措施,發(fā)揮其優(yōu)點,規(guī)避其缺點,必要時應適當降低取料率 | 條索粗松尚直,面張較多,色澤泛黃或烏暗,葉底老嫩欠勻,攤張較多,葉色欠明亮,香味尚正常 |
以上為標準部分內容,如需看標準全文,請到相關授權網站購買標準正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