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范圍
本文件規(guī)定了地理標志集體商標尤溪綠茶的栽培技術、原料要求和加工技術。
本文件適用于地理標志集體商標尤溪綠茶的生產(chǎn)。
2 規(guī)范性引用文件
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(guī)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。其中,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;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單)適用于本文件。
GB 3095 環(huán)境空氣質量標準
GB 5749 生活飲用水衛(wèi)生標準
GB 12348 工業(yè)企業(yè)廠界環(huán)境噪聲排放標準
GB/T 20014.12 良好農(nóng)業(yè)規(guī)范 第12部分:茶葉控制點與符合性規(guī)范
NY/T 5018 茶葉生產(chǎn)技術規(guī)程
GH/T 1070 茶葉包裝通則
GH/T 1077 茶葉加工技術規(guī)程
DB 35/T 1322 生態(tài)茶園建設與管理技術規(guī)范
DB 35/T 1988 初制茶廠清潔化生產(chǎn)規(guī)范
T/CSTEA 00041-2022 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尤溪紅茶生產(chǎn)技術規(guī)范
國家質量監(jiān)督檢驗檢疫總局第75號令(2005)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(jiān)督管理辦法
3 栽培技術
尤溪綠茶的種苗繁育、茶園建設、茶園管理及采摘等技術內容的要求應符合NY/T 5018、DB 35/T1322和T/CSTEA 00041-2022附錄A的規(guī)定。
4 原料要求
4.1 適制品種
4.1.1 制作卷曲(螺)形茶和毛峰茶(含烘青)宜選擇多毫品種為主。
4.1.2 制作扁炒青茶、扁針茶和朵形茶宜選擇少毫品種。
4.2 鮮葉質量
4.2.1 毛峰茶(烘青)、卷曲(螺)形茶、炒青綠茶各等級鮮葉質量應符合表1的要求。
表1 尤溪毛峰茶、卷曲(螺)形茶、炒青綠茶的鮮葉質量要求
級別 | 芽葉組成 | 質量要求 |
特級 | 單芽為主,1芽1葉初展≤15% | 芽頭肥壯、新鮮、勻齊、潔凈 |
一級 | 1芽1葉為主,1芽2葉≤30% | 芽梢肥嫩,新鮮、較勻整、凈度好 |
二級 | 1芽2葉為主,1芽3葉≤40% | 芽葉幼嫩,較新鮮、凈度較好 |
三級 | 1芽3葉和嫩對夾葉為主,1芽4葉≤40% | 芽梢較嫩、欠勻整、嫩對夾葉較多,較新鮮,凈度尚好,稍帶成葉和莖蒂 |
4.2.2 扁炒青茶、扁針茶
各等級鮮葉質量應符合表2的要求。
表2 尤溪扁形茶、扁針茶的鮮葉質量要求
級別 | 芽葉組成 | 質量要求 |
特級 | 單芽為主,1芽1葉初展≤20% | 芽頭肥壯,新鮮、勻齊、潔凈,初展葉芽長于葉,芽葉長度<3cm。 |
一級 | 1芽1葉初展為主,1芽1葉,1芽2葉初展≤20% | 芽梢肥嫩,新鮮、較勻齊、較潔凈,芽長于葉或頂端齊平,芽葉長度<3.5cm。 |
二級 | 1芽2葉初展為主,1芽2~3 葉≤30% | 芽葉幼嫩,較新鮮、較勻整、較凈,芽與葉較靠攏,芽與葉長度基本相等,芽葉長度<4.0cm。 |
4.2.3 朵形茶
各等級鮮葉質量應符合表3的要求。
表3 尤溪朵形綠茶鮮葉質量要求
級別 | 芽葉組成 | 質量要求 |
特級 | 1芽1葉初展、1芽1葉為主,1芽2葉初 展、1芽2葉≤20% | 芽頭肥壯,芽長于葉,新鮮、勻齊、潔凈 |
一級 | 1芽2初展、1芽2葉為主,1芽3葉初展、1芽3葉≤20%以下 | 芽梢肥嫩,芽葉齊平、新鮮、勻整、凈度較好 |
二級 | 1芽3葉初展為主,1芽3葉、1芽4初展、嫩對夾葉≤30% | 芽葉幼嫩,較新鮮、較勻整、較凈 |
5 加工技術
5.1 加工條件
5.1.1 茶廠環(huán)境、茶廠布局和車間布置以及建筑與材料等要求,應符合DB35/T 1988和GH/T 1077的相關規(guī)定。
5.1.2 茶廠的大氣環(huán)境應符合GB3095中規(guī)定的二級標準要求,加工用水、廠界噪聲應分別符合GB5749、GB 12348的要求。
5.1.3 企業(yè)(公司)的員工管理、生產(chǎn)功能區(qū)管理、生產(chǎn)環(huán)節(jié)的鮮葉采收、加工的控制應符合 GB/T
20014.12的要求。
5.2 加工工藝
5.2.1 尤溪烘青綠茶
5.2.1.1 毛峰茶
鮮葉→殺青→揉捻→解塊→烘干→毛茶。
5.2.1.2 卷曲(螺)形茶
鮮葉→殺青→揉捻→初烘→做形→提香(足火)→成品茶。
5.2.1.3 扁針茶
鮮葉→攤涼→殺青(青鍋)→揀剔→做形→揀剔→烘干→成品茶。
5.2.1.4 朵形茶
鮮葉→殺青→理條→攤放→揀剔→理條→烘干→揀剔→成品茶。
5.2.2 尤溪炒青綠茶
5.2.2.1 扁炒青茶
鮮葉→攤涼→殺青(青鍋)→揀剔→炒二青→攤放回潮→毛茶分篩→復炒(三青)→復篩歸堆→提香→成品茶。
5.2.2.2 長炒青、圓炒青茶
鮮葉→殺青→揉捻→滾炒(初烘)→攤涼→初篩→滾炒(車色)→篩分→毛茶。
5.3 加工技術
5.3.1 鮮葉
5.3.1.1 鮮葉經(jīng)驗收后應及時置于室內陰涼通風處。不同品種、不同等級、不同時間采摘的鮮葉應分開攤放或攤涼。
5.3.1.2 制作扁炒青茶、扁針茶鮮葉攤涼時間6h~12h,含水量降到63%~68%左右為宜;制作卷曲(螺)形茶、朵形茶鮮葉攤涼4h~6h,含水量降至72%左右為宜。
5.3.1.3 制作毛峰茶、長炒青和圓炒青的鮮葉攤涼至基本沒有表面水時即可付制。
5.3.2 殺青
5.3.2.1 殺青機械:制作毛峰茶、卷曲(螺)形茶、長炒青、圓炒青選用滾筒連續(xù)式殺青機,制作扁炒青、扁針茶、朵形茶宜選用智能理條機。
5.3.2.2 殺青溫度:采用滾筒連續(xù)式殺青機鍋溫220℃~260℃,制作高檔卷曲(螺)形茶殺青溫度適當降低。采用智能理條機殺青,溫度以170℃~200℃為宜。
5.3.2.3 殺青適度:梗折不斷、握能成團、松能緩彈、青氣散失、茶香顯露。
5.3.2.4 出鍋處理:殺青葉出鍋后應吹風散熱冷卻,吹去樸片和焦末,并進行攤放回軟(潮)。
5.3.3 揉捻
5.3.3.1 揉捻機械:制作毛峰茶、卷曲(螺)形茶、長炒青、圓炒青宜選擇40型、45型、55型、65型等不同型號的揉捻機。
5.3.3.2 裝葉要求:高檔原料裝葉量以滿桶松裝為宜,中低檔原料裝葉量滿桶可適當裝緊。
以上為標準部分內容,如需看標準全文,請到相關授權網(wǎng)站購買標準正版。